woman with blond hair lying her head on her knee on a black sofa

內向者能夠成為外向的人嗎?外向是能夠訓練的嗎?

最近看了一些與內向有關的書,像是《內向心理學》、《安靜是種超能力》、《安靜的力量》,我有段時期很排斥自己的內向性格,因為那聽起來好像有點負面,或者說有點「邊緣」,感覺身處在多人之中就會自己陷在一個尷尬的狀態。

woman with blond hair lying her head on her knee on a black sofa
Photo by Hadis Safari

我做了不少努力去想解決這件事情……這篇文章我會分成兩篇,第一篇是我嘗試脫離內向人格,想辦法使自己「外向」的方法,第二篇則會是書藉內容的整理,如果「假裝成為外向」卻沒感覺更好反而更糟,或許這些書能提供一些指南。

在正式文章開始前,可能很多人都和我一樣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是「內向」還是「外向」?我覺得自己有時內向,有時外向,並不是很清楚自己在哪一個維度。

在《內向心裡學》提到有個重要的參考指標是,想想你傾向恢復精力的方式,是藉由「獨處」還是參加「多人聚會的熱鬧活動」?或是你也能經由MBTI測驗去測試自己的內向維度,網路目前比較前面的搜尋排行是簡體版,或是你也可以自行搜尋。 我所使用的測驗連結

我的內向指標是90%……恩,真的很內向。

據說世界上的內向者只佔人口的1/4……

為了不要成為別人眼中的「內向」我嘗試了很多努力。

我一直不懂為何我不像外向的人一樣自信又有活力,我沒辦法在人群中自然的發言,甚至大多時候我會腦袋一片空白,表現得十分不自在與害羞。

但又很清楚,我並不是個沒想法的人。然而這些想法,總是在我離開人群之後,便像是發現旁邊沒有人類一樣鬆一口氣的小動物,悄悄的從洞穴鑽出來。我發現這些想法是能夠切中題目、直指問題核心,總之,就是個很好的想法,我不禁有些埋怨自己,為什麼這些想法不能即時的在我希望它們出現的時候出現呢?我到底出了什麼問題?

silhouette photography of person standing beside glass walls
Photo by Niloy Biswas

我知道我是個很好的聆聽者。在剛開始打工或步入社會時,一旦對方要我複述他們所說的話,我都很很好的理解並且新詮釋出來,但是對方常會對我說「你有在聽我說嗎?」,我想原因是我會太專注的在聽,於是就陷入長長的沉默中,好像與對話脫節了。

我真一度滿討厭、甚至痛恨這種特質的。那些在講台上能夠說話自如(先不管他們說了什麼,他們看起來如此有自信又自在,走上講台就好像自己家客廳),真的很令人羨幕,好希望自己也能和他們一樣。

《姿勢決定你是誰》的TED演說中,講者Amy Cuddy分享了自己的故事。在19歲那年出了一場車禍,被醫生判定智商下降,這個創傷使得她花了比一般人多了四年的時間才從學校畢業,但在千辛萬苦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時,她必須做一場公開演說,這個令她害怕到直接連繫教授說自己要放棄,她覺得自己是個「冒牌者」,不配成為普林斯頓的學生,然而教授和她說 「你如果現在不能,就假裝自己『是』!我賭妳會成功,妳必須假裝直到自己『真的成為那樣』。」她這麼做了,於是她漸漸熟悉自己在做的事,「冒牌者」的心態也逐漸從內心消失。

Amy Cuddy的TED演講非常精彩,非常建議能花二十分鐘時間仔細的品嘗她所說的故事,以及如何運用簡單的小練習讓自己在人生重要歷程(比如面試)表現得更好。

(有繁體中文字幕,需要自行切換)

這是一個 刻意練習的案例,我開始思考我並不是不能表現,而是不知如何表現

我開始找一些課程,除了報名演員班,也參加了演講社團……

先前加入一個口語表達社團,我想著,如果我不擅長表達,那麼經過練習之後有沒有機會變得更好呢?

在這個表達社團之中,除了不同的課程,有一個核心練習是讓學員上台依講題演講三分鐘半,接著會有講評和總評給予建議與評分,三分鐘有計時響鈴,超時會扣分,規則還滿一板一眼的,但只要有任何練習的機會,我都希望更能邁向外向──或者說更能表達自如前進。

有人可能想問為什麼我穿得像張君雅……只是為了符合我說的故事背景。

這樣的練習確實有幫助,我的緊張時間從一天前開始緊張,到上台三分鐘前才開始緊張。

從本來要寫逐字稿,到後來寫個大綱即可……雖然時間只有短短三分鐘,但以訓練膽量來說,持續不斷的練習的確有幫助。

在離開講台之後

後來因為離開台北,就沒再參與口語表達社團,我始終覺得練習的講台和實際運用在生活中是「兩回事」,畢竟我們的演講是有主題的,而且能夠事前準備,但在生活中給予的題目卻是千變萬化需要應對的情況也不盡相同,在傾聽與吸收資訊的情況下,我的想法仍需要蘊釀一下才會產生,看起來我的演講嘗試除了多一點的膽量外,似乎並沒有解決我想解決的根本問題,我發現我仍然喜歡獨處大於人多的聚會、需要獨處去釐清自己的想法,恢復能量。但是我也逐漸抓到一些能在群體中能夠坦然自處,運用的方式是「重新設定心態」

重設心態,內向者在群體中也能自在的方法。

  1. 允許犯錯
    犯錯是正常的,即使是反應力快的外向者也有很大的出錯機會,在這方面不管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都是一樣的,就算說錯了,停一下,自己笑笑「唉呀,我剛剛應該這麼說才對」,不要求完美,是踏出第一步時不害怕的不二法門。
  2. 允許停頓
    就算是老師或講師的角色,也經常遇到無法立刻回覆的問題,以內向者來說,比較常面臨的情況是需要沉澱一下再回應,通常這時候可以先簡單回應「恩……這個問題真的很好。」直接告知對方你需要思考並不會讓人覺得被冒犯,反而更代表你重視這個問題,或是和對方說會再以訊息的方式補充說明。
  3. 和活動相關的提問
    聊聊你是在什麼機會下參加活動的?也問問對方,參加活動幾次,熟識主辦嗎?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下,這樣的提問永遠有用而且不會讓人覺得突兀。
  4. 允許安靜
    另人焦慮的原因,就是在一個活動中,會有種讓人急切要參與「什麼」的感覺,但是放輕鬆!你不一定要急著參與什麼,可以讓自己在擺設和活動小物裡面喘口氣,偶爾到洗手間看著鏡子發呆洗個臉,這樣的停頓當然能被允許。就算在人群中只有你安安靜靜的待著又如何呢?如果在人群中有找到你的同類,不妨走上去隨意的聊一下,就算沒有,代表別人也可能都忙著,根本沒什麼人會注意到自己,那麼安靜的待一下,其實也無傷大雅
  5. 許允提早離席
    對於內向者而言,活動待的太久是一件很累人的事,說明自己有事要先離席可能需要一點勇氣。剛開始會有點困難,也會怕這樣會冒犯他人,不過這些擔心其實是多餘的,如果狀態還不錯,當然可以繼續待著,但如果活動已經超過預定要參加的時間,為了自己的精力,選擇離開可能是個好方法。不過不要靜靜的離開,和仍在參與的人打聲招乎,並說明自己在參與的時間感受到的愉快。

所以,內向的人能變得外向嗎?

當我得知內向是一個先天的特質,那感覺似乎有點絕望。我在面臨困難時仍想要獨處,或者和別人說我想要獨自環島……我以前覺得這是一種逃避心態,但我後來才知道,這不過是因我太了解自己精力恢復的方式,那就是藉由獨處與自省。

然而,在經過訓練後,我理解一件事,本質要變得外向雖然十分困難,但的確能藉由訓練展現外向的一面,因為工作因素我有許多需要和客戶溝通的機會,我總是需要先理清自己的邏輯,然後吸一口氣,再與客戶通話了解需求,以及說明自己能提供的服務,內向者雖然在處理短期記憶上相對弱勢,但一旦成為長期記憶,表達就不是難事。

「你所知道的,遠比你以為『你知道的』還多。」

因為在內向者的思維中,思想似乎捉摸不定,使我們時常認為自己知道的其實很少……但並非如此,我們的想法多元且複雜,只是需要時間提取,我也發現,當我已經把相關概念整理成文章,再表達就會順暢得多。因此我也相當建議將寫作融入生活。尤其對於內向者,寫作會比口說來得容易得多,藉由寫作先將想法內化,成為長期記憶後,在日常對話能提取的內容就會越來越豐富。

Photo by Microsoft 365

姜小姐的陋室
「斯是陋室」取自陋室銘。喜歡分享生活,追求心靈自由。

Share this post